03-26
2021
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好帮手——组创新创智能扫读笔,这个智能扫读笔方案产品,可以为家长和学生带来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学习方法。组创智能扫读笔采用科大讯飞OCR文字识别技术,识别迅速,准确率高,翻译速度是查阅纸质词典的15倍,只需像使用荧光笔一样轻轻一扫,无论是单词、词组、跨行长句,甚至汉语字词都能实现即扫即。描完成后,还能将陌生单词一键加入收藏夹,方便日后复习巩固。无论是翻译效率还是记录功能,与传统的纸质词典相较,都呈现碾压之势。同步教材内容,随扫随测书郎智能扫读笔收录主流英语教材,只需配合教材使用,就能同步扫读课本内容,原文译文应有尽有,真人发音纯正自然,对于单词拼读和练习听力都很有帮助。扫读完成后,还能使用口语测评功能,AI系统智能打分,帮助孩子告别“哑巴英语”。离线可用,保持学习专注现在的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单词,通常会使用手机或电子词典进行查词,虽然相对纸质词典更加方便,但普通的电子产品易造成分心,往往查到一半就会打开其它娱乐软件。组创智能扫读笔作为一款纯粹的英语学习工具,功能纯净,操作简单,学习时没有其他信息干扰,有益于让学生沉浸在学习思绪中,保持学习的专注度,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该产品还支持离线翻译,在图书馆、在学校、在自习室里都能随心使用,没有网络也丝毫不影响学习进度。科技赋能,教育创新,组创智能扫读笔改变了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让英语学习更高效、更专注、更专业。英汉互译、同声翻译、口语测评……多种妙趣横生的实用功能一定能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好习惯。深圳市组创微电子有限公司20年电子电器方案开发设计及芯片代理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发点读笔方案开发公司,可以提供扫描词典笔方案开发,蓝牙Wifi点读笔OID方案开发,智能扫读笔方案开发,扫描词典笔方案,扫描笔方案开发, 可视内窥采耳棒方案开发。
02-20
2021
绘本故事机是当下AI产品下一款备受热捧的产品之一,因兼具教育和互动性,非常受早教市场欢迎,各种早教机器人已横空出世,我们采访了许多家长了解了当下最受欢迎的早教机器人。一、会说故事的米兔“米兔,米兔,唱首儿歌吧”戴着蓝色的小帽,米兔萌萌的外观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喜爱,因其价格偏低,被不少家长视为入门级产品,作为智能故事机器人,小朋友在美兔上可以听童话故事,启蒙英语,国学经典和欢乐的儿歌。语音百科问答和远程父母微信聊天,也是其互动性的一大两点。除了故事机,对话机,米兔还是安抚神器,蓝色毛绒帽子触感舒适,再加上内置41种白噪音,这对婴幼儿哄睡较有帮助。其次有意思的是,米兔还可以宁外搭配抱抱衣,通过给米兔换衣服,也能锻炼小朋友的手指精细动作。二、孩子读绘本的机器人——Luka物灵卢卡只要卢卡的大眼扫一扫你的绘本,便能随之读出。不仅中文图书,英文绘本也难不倒卢卡。很多家长表示,卢卡将孩子从读屏拉回到了读书。卢卡的声音很好听,也会延伸些绘本中没有的文字,读起绘本来,还有声有色的。对于英文欠佳的家长,卢卡则更是一个好帮手,标准的英语发音,只要孩子翻开书,就可以和卢卡一起进行英语启蒙。此外,卢卡的“记忆力”也是超强,只要读过的绘本,都会存储下来,孩子随时想听都可以。三、引领孩子学习的机器人——ZIB智伴机器人来自组创微电子开发的早教故事机方案,顶部独特的磨牙棒嵌入设计。相较前两款,智伴机器人不仅是一个故事机还多了在线教育的功能。除了小教材同步、课文跟读、英汉互译,还有数学计算、地理常识、历史故事、词库及百科全书等免费在线教育资源。大屏的LED点阵灯无显示屏设计,可以预防近视,也是很多家长选择其的重要原因。智伴机器人在语言互动上,采用了苹果Siri同款,可以识别90%中文语义,同时在智伴机器人上也可以实现20多种语言在线学习。其抗摔材质加上食品级硅胶材质磨牙棒设计,也很适合幼儿宝宝。四、能跟孩子跳舞的机器人——小哈语音教育机器人通过视屏可以和爸爸妈妈视频聊天小哈机器人在教育上是从学前覆盖到高中辅导课程,相较于同类的一些早教机器人适龄范围更广一些,小哈机器人具有胎教知识,教胎儿歌,可以帮助准妈妈进行胎教,在幼儿阶段,儿歌,音乐,互动聊天,读绘本也是小朋友喜爱的,而在学龄后,教材同步讲解,名师课堂,可以帮助孩子提升学习兴趣,此外,小哈也是小朋友的“跟屁虫”,如果小朋友有兴趣的还能和小哈共舞一曲。五、可满足全家需求的机器人——科大讯飞阿尔法蛋爷爷奶奶不会教,阿尔法蛋来帮忙。作为科大讯飞出品的阿尔法蛋,其语音系统则是亮点。地道的美式发音,可完成英语6级以内单词、长句互译。针对孩子不一样的发音和思维,阿尔法蛋优化了儿童智能语音识别和交互系统,让孩子互动起来无障碍交流。其次,阿尔法蛋还能听音辨位,而每位家庭成员的声音,它也能识别出。除可满足不同年龄段小朋友的寓教需求,阿尔法蛋还能满足全家需求,家庭相册、影视精选、视频监控、家电智控等,可谓是一个全能性的机器人。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08
2021
去年下半年以来,一场严重的芯片荒席卷全球,由于晶园产能日益严重,价格水涨船高,整个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统统涨价,近日,就有多家公司一起对外宣布涨价。以下是国内部分涨价企业: 据上游业内分析,2021年上半年半导体材料货源会一直很紧张,许多行业到无芯片可用的地步,所以今年上半年价格还会持续上涨。深圳市组创微电子有限公司19年电子电器方案开发设计及芯片代理公司,主要从事教育电子产品、小家电、益智玩具、智能家居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软硬件设计开发。可以提供MCU、语音IC、蓝牙IC与模块、wifi模块。开发能力涵盖了PCB设计、单片机开发、软件定制开发、APP定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等软硬件设计。
01-01
2021
一、技术介绍目前的教学用电子教鞭可以实现激光指示功能和PPT翻页功能和水墨标注功能,教师或者主讲人无法远距离书写内容在PPT上,也无法将讲述内容转化为文字信息保存下来和实时展示出来。二、技术内容一种教学电子智能手写笔,包括笔头和笔杆,所述笔体内部安装有可充电电池,笔体上部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笔头安装有激光发射头,所述笔杆内部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惯性传感模块、无线模块、激光发射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功能控制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笔杆上部设有功能切换装置,所述笔杆中部有激光发射开关和手写/擦除开关。进一步的,所述惯性传感模块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进一步的,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包括麦克风和语音数据库。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控制模块控制激光发射模块、惯性传感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切换。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供电模块和充电模块。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模块使用Wi-Fi、Bluetooth或者Zigbee技术传输无线协议信号。有益效果:本发明不需要笔尖与任何物体接触,只需要笔尖在空中划出字迹,显示器或者投影仪上就可以模拟展示出书写人的书写动作和轨迹。这样,教师或者主讲人可以在远离电脑的位置,书写讲义或者画出重点标记,非常便于教学。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识别出教师或者主讲人的语音并转换为电子文字编辑保存起来和显示出来,对学生再次听课学习也很有利。
06-27
2020
近日,中国移动计划建设部发布的一份文件在网络上传播,引起热议,其中的焦点主要来自于“决定2020年底前停止新增2G物联网用户”的计划。“决定2020年底前停止新增2G物联网用户”这个决议至少在官方层面上正式对2G物联网传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态度,这一态度会驱动产业界做出新的决策。停止新增2G物联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为NB-IoT的发展进一步铺平道路,中国移动这一决议无疑将对NB-IoT产业加速发展带来更大的突破。关掉2G物联网“水池”的入水口如果将2G物联网的连接比作一个“水池”,2G网络要退网,必须将2G连接这个“水池”的水排干。不过,水池各有一个入水口和一个出水口,要想快速排干水池的水,一方面是减少入水的速度甚至关闭入水口,另一方面是加快出水的速度。一般来说,物联网设备的生命周期比较长,目前业界还没有对存量2G物联网终端大规模更新换代推出对应措施,所以说这个池子“出水”速度还很慢。在此前几年,2G物联网这个池子呈现的典型的特征是“入水”的速度快于“出水”的速度,这样现状保持下去,这个池子的水是永远也排不干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停止新增2G物联网连接,目的就是关闭2G物联网水池的入水口。关掉入水口,2G物联网水池的存量才会达到一个拐点,开始进入下降的通道,因此可以说停止新增2G物联网连接这个决定意义非常重大。2G水池的入水口和存量有多大?关掉2G水池的入水口意义重大,源于2G水池入水口的“流速”和水池巨大的存量。我们不妨从公开数据来考察一下。根据三大运营商年度财报公开的数据,三家厂商物联网连接数从2017年总计3.43亿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12.3亿。从三家连接数对比来看,中国移动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截止2019年底其物联网连接数已达到8.84亿。这么庞大的物联网连接数,主要是由2G、3G、4G、NB-IoT这些蜂窝网络来承载。三大运营商物联网用户数(单位:亿,来源:运营商财报,物联网智库)实际上,业界对于这十多亿物联网连接的结构更为感兴趣,到底哪一类蜂窝网络承载的连接数更多。虽然市场上还没有2G/3G/4G/NB-IoT不同制式物联网连接的数据,但是不同制式物联网连接基本上都对应着不同制式物联网模组,因此我们可以从蜂窝物联网模组的销售量来预判前后一段时间内不同制式物联网连接的结构。大部分物联网模组企业也没有披露其出货量的结构,然而物联网模组龙头企业移远通信在其财报中披露了不同制式物联网模组的出货量。以移远为例,根据其2019年年报公开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制式物联网模组销售量如下图所示:移远通信物联网模组销售量对比(单位:万片,来源:移远年报,物联网智库)公开数据显示,移远通信2019年4G和NB-IoT模组的销售量实现快速增长,但2G模组的销售量依然最高,达到2847万片,不过其增长速度已经非常慢了。我们再将其用比例的形式展示如下:可以看出,在2G/3G/4G/NB-IoT这四类模组构成中,2018年2G模组数量占比超过一半,而到2019年这一数字快速下降为39%,NB-IoT模组的比例从13%快速增长到29%,其它两类制式模组比例变化微小,可见NB-IoT比例的增长基本上是来自于2G比例的下降。2017年年初,物联网智库曾对国内10家主流物联网模组企业做过一轮深入调研,调研结果发现2016年2G物联网模组出货量占比近80%。由于是10家主流模组企业调研结果,这一数字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在调研过程中,各家模组厂商均表示2016年前2G模组占比更高。2016年不同制式物联网模组占比虽然可以公开获取的数据只有物联网智库调研数据和移远的出货量数据,但在不同角度都可以进行交叉验证,数据具有代表性。管中窥豹,我们或可以获取一些结论:2020年之前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存量和新增部分大多数均来自于2G物联网。截止2019年2G模组的占比依然远高于其他制式,更不用说在此之前2G的比例更是一骑绝尘。模组出货量在一定时间后会反映到物联网连接数上,最终的比例与模组比例大致同步。可以看出,2G物联网这个“水池”存量非常高,且入水速度也很快。虽然不能计算出2G物联网连接的具体比例,但根据前面数据分析,可以肯定的是这十多亿的物联网连接中,超过一半以上都是2G的连接。所以说,要加快2G迁移转网,先从源头上关闭2G物联网的入水口至关重要。关闭2G入水口,NB-IoT引流正当时从前文可以看出,截止2019年底,2G模组的出货量依然高于其他制式。有大规模的出货意味着还是有强大的需求,关闭2G物联网的入水口,2G模组和新增连接断崖式下跌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方面的需求不能没有一个入口。正如4000年前的大禹治水,面对汹涌的洪水不能靠堵,只能去疏导。2G物联网水池入口关闭,正是将这些需求疏导到NB-IoT这个水池入口的最佳时机。公开数据显示,截止今年2月,国内NB-IoT的连接数已达到1亿,在燃气表、水表、消防、电动车防盗等领域超过1000万,还有大量数百万级应用的行业。很多应用领域之前都采用2G连接,而NB-IoT对其优势显现后,新增连接采用了NB-IoT,成功实现了疏导。在本月浙江电信的一次NB-IoT模组采购中标结构公示中,NB-IoT模组最低中标价已进入了12元的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相对2G模组具有了成本优势,为将2G物联网需求疏导至NB-IoT新入口创造条件。今年开始,虽然Cat.1成为物联网圈的热点,也被很多人寄予厚望来承接2G物联网连接,不过,笔者认为2G物联网新增入口关闭后,能够疏导至Cat.1的入口的数量相对较少,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因素。根据浙江电信最新采购结果数据,Cat.1模组最低价在35元左右。Cat.1毕竟是基于LTE的裁剪,复杂度高,成本下降至2G模组的水平依然有很长的路程要走。而大量2G物联网用户对成本敏感性非常高,2倍以上的模组成本足以让用户望而却步。因此,更多2G物联网需求将被疏导至NB-IoT的入水口。除了成本和应用层面来承接2G的需求外,2G的基础设施也在持续向NB-IoT迁移,非常典型的是2G频谱不断被压缩,重耕后很多用于NB-IoT网络部署。从三大运营商对频谱重耕就可以明显看出这一趋势:(1)中国电信重耕工作:2016年6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同意中国电信使用800M和2100M频段开展LTE组网的“工信部无函[2016] 193号文”,800MHz重耕有了政策依据;2016年7月,中国电信就宣布启动800M全网重耕,压缩CDMA载波数量;对825-835MHz/870-880MHz频段重耕后,2017年5月,中国电信宣布建成全球首个全网覆盖的NB-IoT网络。(2)中国联通重耕工作:2016年12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同意中国联通调整部分频率用于LTE组网的文件,允许其在全国范围进行900MHz和1.8GHz进行重耕,这两个频段正是中国联通的2G频段;在政策松绑下,中国联通开始了2G减频退网工作,在这两个频段部署了4G和NB-IoT网络。(3)中国移动重耕工作:2018年4月,工信部向中国移动颁发了FDD牌照,同时允许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始了对 900MHz和 1800MHz等频段进行重耕,在这两个频段上部署LTE FDD网络;900MHz是中国移动2G的主要频段,在此政策驱动下,中国移动迅速进行900MHz重耕,快速建成4G和NB-IoT网络。可以看出,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2G网络腾退出的不少优质频率资源用于NB-IoT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将2G物联网疏导至NB-IoT入口的一个表现。NB-IoT突破发展的一个关键决策中国移动计划建设部的这一发文之所以引起业界热议,在笔者看来这是中国移动在推动NB-IoT发展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决策,凸显了其对NB-IoT发展的决心,同时在长远看也将实质性优化其物联网连接的结构。这一决策的重大意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1)停止2G新增与打造精品NB-IoT网络并重这一文件中,除了“决定2020年底前停止新增2G物联网用户”这一亮点外,“2020年全国新建NB-IoT基站11.8万站”这一决策更值得关注。正如前文分析,中国移动决定停止新增2G物联网用户,新增的这一部分需求将疏导至NB-IoT网络上。中国移动拥有全球最好的一张2G网络,而从2G迁移转网的用户由NB-IoT承接,承接的网络也应该是一张精品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中国移动决定新增50%的NB-IoT基站,背后是其打造一张精品NB-IoT网络的目标。今年5月份,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也提到:进一步加大NB-IoT网络部署力度,按需新增建设NB-IoT基站,县级及以上城区实现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覆盖。此前,中国移动的NB-IoT网络已经实现了346个城市的覆盖,在今年新增11.8万站NB-IoT基站的情况下,相信将实现更深度的覆盖。(2)开启移动物联网连接结构优化之路截止2019年底,中国移动的物联网连接数高达8.84亿,占三大运营商总连接的比例超过70%。2017年,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为2.29亿,2年时间增加了6.55亿。这一增速在全球运营商中是绝对领先,但形成的物联网连接结构并不合理。从前文对2G连接的分析我们可以预估,中国移动8.84亿物联网连接的结构中2G占据大部分份额。这样的结构与2G网络减频退网的大趋势相悖,也不利于其扩大物联网产业生态、发展新的商业模式。2G网络长期承载物联网连接,长期来看会造成尾大不掉的格局,而NB-IoT作为5G mMTC的组成部分,可以长期承载相应物联网用户,最终2G用户大部分仍要迁移至NB-IoT。此次中国移动主动提出停止新增2G物联网用户,可以看作是其主动开启对物联网连接结构优化之路,进一步减少2G物联网占物联网总连接的比例,增加NB-IoT、4G连接的比例,符合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同时也给中国移动基于NB-IoT、4G物联网基础上的创新创造条件。由于中国移动的物联网连接数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其主动开启物联网连接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改变全国物联网连接的结构,进一步加速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这方面的创新。(3)持续推动2G减频退网的信号,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停止新增2G物联网用户、增加NB-IoT基站数量,其背后也隐含着中国移动持续推动2G减频退网的决心。在今年新基建建设的大背景下,领先的基础建设的同时,也需要加速老旧产能的退出,2G减频退网正是物联网领域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体现。2G网络已经运营了20年时间,在移动通信代际升级、5G商用加速的背景下,2G网络的不足越来越明显。例如,2G网络占据黄金频段,但其资源利用效率远低于新的通信系统;2G网络的频谱效率、能效已不能满足业界的要求;而2G产业生态已发生巨大变化,很多厂商已退出这一领域,网络后续运维成本太高。主动推动2G减频退网发展NB-IoT,在很大程度也是提升5G基础设施和产业生态的一个重要路径。众所周知,NB-IoT已纳入5G候选标准,NB-IoT网络将成为未来5G mMTC场景中的基础设施组成部分;NB-IoT支撑的是千行百业数字化升级的需求,目前NB-IoT面对的所有用户都是5G物联网所要涵盖的用户群体,形成5G生态的扩展的先行者。本次主动停止2G物联网用户发展,再次给业界发出2G减频退网的明确信号。由于中国移动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2G网络,2G减频退网态度的明确,无疑给整个物联网业界发展路径提供明确的方向。随着中国移动明确停止新增2G物联网用户,2G物联网连接这个水池的容量开始进入下行通道,2G物联网水池入水口的关闭必然为扩大NB-IoT这一新的入水口铺平道路。中国移动主动对2G物联网明确态度,无疑是在现有发展环境下的明智之举,做出推动NB-IoT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决策,同时也开启了物联网连接整体结构优化之路。注: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5-29
2020
据日媒《日经亚洲评论》报道,受到美国打压华为等国内高科技公司一事的影响,OPPO目前正在加紧内部的移动芯片设计开发工作,并积极提升自己自主制造移动芯片的能力,开始从联发科、华为海思及紫光展锐等多家芯片供应商那里挖来顶级工程人才。据知情人士介绍,为了全速推进公司自研芯片的进度,OPPO已经从著名芯片供应商联发科(MediaTek)以及国内第二大芯片供应商紫光展锐(UNISOC)挖走了多名工程师,希望能够在上海组建起一支经验丰富的芯片团队。不仅如此,更有消息称OPPO已经挖来了联发科前首席运营官、小米前高管朱尚祖(Jeffrey Ju),他将会担任顾问一职。OPPO还接触了高通、华为海思以及联发科的高管人才,并成功挖走一位在联发科参与5G芯片开发的高管,有望进一步加快自主研发的速度。个人认为,自主研发芯片是件好事,拥有自主设计开发芯片的能力可以帮助OPPO减少对芯片供应商的依赖,提高对供应链的控制权。作为人无我有的独占核心零部件,优秀的自主研发芯片能帮助OPPO在海内外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主研发芯片是一条艰难且漫长的道路,决定走上这条道路就意味着大量的开发资金支出,大量顶级工程师数年如一日地投入。这些努力需要多年时间才能见成效。就目前国内看来,曾经涉足过自主研发芯片这条道路的,也就只有华为、小米这两家。华为是自主研发芯片的先驱者,也是国内最大的芯片开发商,海思部门十数年如一日的研发与积累,才造就了麒麟处理器如今的荣光。小米则相对年轻得多,其芯片部门于2014年成立,但是在2017年公布的澎湃S1翻车以后,至今仍未发布第二代移动芯片。OPPO自主研发芯片最终会走向成功吗?让我们拭目以待。注: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5-24
2020
从1月23日武汉因疫情封城开始,至今短短的4个月时间,中国高科技产业经历了史上最艰难的发展期,求存、转型充斥着长城内外的各个角落;让国人阅遍了企业百态,有与国同呼吸转产抗疫者、有保障员工生活牺牲企业利益者、有耍孩子脾气要订单者,也有高管亲力亲为“考察”竞争对手者,还有化身网红为企业带货者、当然还有不惧美帝淫威抗争者……一千个企业,一千种疫情生态,今天就挑选出10家企业,盘点他们在疫情期间的种种表现及生存现状。第十位-中电电机:因高管翻墙成“网红”在总数接近4000家的A股上市公司中,年营收6亿、总市值不足30亿的中电电机非常的不起眼,但是4月18日中电电机创始人、董事兼总经理王建裕的一个神操作,惊呆所有A股公司高管,其竟然亲自翻墙“考察”竞争对手车间,还被抓现行。事件曝光后引来无数网民赞许其为“良心老板”,中电电机凭此进入大众视野,周一股市开盘后股价就逼近涨停。不过对中电电机来说,此事太过骚包,此后王建裕和他的中电电机陷入沉默期,就连另一涉案方华永电机也三缄其口,给足了中电电机面子。直至近日的股东大会,王建裕才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不过闭口不谈其亲力亲为的经历,而是大谈收购德国电机制造商VEM的市场布局。第九位-诺基亚贝尔:耍孩子脾气的世界500强诺基亚贝尔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中唯一一家合资企业,也是诺基亚在华的独家运营平台。其在今年初参与中国三大运营商的5G集采招标过程中连续失意,而其一连串表现与其世界500强的身份极其不符,给人一种“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形象。先是在4月初中移动集采中落选,诺基亚贝尔立即向中国联通诉苦,同时指责中标友商不厚道;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诺基亚在4月末的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联合5G集采中再次失利,无奈哭哭啼啼地以《不忘初心,承诺中国》表决心。也许正是诺基亚贝尔这份孩子气的可爱样,在中国联通4月30日正式开标后剧情出现反转,诺基亚贝尔在两个招标包中均有所获,终于破涕为笑。第八位-联想:骂声不止,求变不断联想因变相支持高通导致华为标准落榜、被英国媒体助攻为非中国公司两个神操作,至今只要提起联想,就有人站出来怼联想,愤怒斥责有之,嘲笑讥讽也不乏其人。联想援建湖北武汉雷神山、火神山的电脑设备同样备受网友诟病;以致联想都不敢再回复网友,而是选择默默做事。今年一场疫情,全国大范围的教学、办公数字化、网络化,让联想更坚定了其始于2017年的数字化转型路线,目前智能物联转型业务营收已占其中国区总营收约10%。5月11日,联想正式推出商用物联网新品及解决方案,同时宣布其物联网发展版图,明确联想未来十年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的是,联想欲借此次露面,向国人表达其生于中国、长于中国、服务中国的决心。第七位-海康威视:引发行业天花板担忧作为全球安防龙头,海康威视长期以来都保持着良好的低调作风,即便屡次被美国政府点名,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仿佛世间不存在这样一家公司。实际上海康威视的产品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马路、园区、社区、商场……只要是能安装摄像头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但面对疫情,海康威视也怂了,一季度共录得94.29亿元,同比下降5.17%,实现净利润14.96亿元,同比下降2.59%,这是海康威视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情况,而净利润则连续两年一季度负增长,似乎在告诉我们安防的最好时代即将结束,最坏时代也许正在到来。同时,海康威视还要时刻警惕美国政府背后捅刀。为改善不利局面,海康威视多点出击,拟剥离发展最好的萤石业务部门,同时加大存储芯片、机器人、机器视觉、汽车等新兴业务的发展;接下来,海康威视正式进军智能安检市场,可以预见,即将有一批中小企业被揍得头破血流。第六位-美的:机器人拖后腿,强化工控与海信动辄裁员1万人的大手笔相比,美的算是非常有良心的企业,坚持不裁员、不降薪,只对约100位高管冻结部分薪酬。今年一季度美的营收、利润双双同比下滑超20%,不过远好于白电市场45%的平均降幅。整体业务布局上,2017年花292亿元收购的库卡机器人连续两年业绩下滑,这位欧洲浪漫美人除了帮美的搭建自动化生产线和优化物流设备外,留给美的更多是一地鸡毛,收购至今,约300亿的投入只换来了3亿元的利润,严重损害了美的的品牌声誉,投资人也就此屡屡发难。但既成事实,美的只能咬牙坚持下去;不过另一方面,美的继续加大变频器、伺服器布局,于4月初以7.4亿元入主合康新能。不过近日合康新能旗下子公司滦平慧通认为合康新能因资金不到位给滦平慧通造成6366.5万元损失,要求合康新能给予赔偿;同时大股东叶进吾单方面出售公司股权,也要赔偿股东龙腾云1000万元。刚刚收购,尚未来得及整合,标的物就闹出这么一出戏码,美的集团也是够头疼的。第五位-五菱:恢复最快的车企从五菱宣布转产口罩开始,它就不再仅仅是秋名山车神,还是中国防疫守护神。纵观五菱发展历程,每次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正如其转产口罩时所言: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成为国内众多车企中,第一家转产口罩的企业,带动了随后转产口罩的比亚迪、广汽等一众企业。同时,五菱无愧“神车”称号,也是第一家顺利从疫情中恢复往日风采的车企,3月,五菱以13万辆销量封冠,4月销售再同比增长13.5%,连续两个月持续向好发展,成功走出疫情阴霾。本月25日,经历35年风雨的五菱神车将迎来第2200万辆整车下线,对消费升级的中国车市,“2200万”对五菱意义重大,既是对其过往功绩的肯定,也是满足未来人民需要的新征程,五菱的全新LOGO将同步与“第2200万辆车”一同下线,以创新的姿态决战下一个秋名山。第四位-格力:直播带货战疫情有格力的江湖从来不会缺乏话题,疫情当下,格力2月月考得零蛋,3月也仅仅数亿元,这样的业绩对于格力这家世界500强来说,连交水电费都不够,急得董小姐急忙发挥网红优势。不料4月24日首场直播由于董小姐不熟路,以23.35万元成绩惨遭翻车;但这丝毫不影响董小姐心情,站起身来轻轻一笑,继续将网红路线走下去,取得了第2场3个多亿、第3场7亿的傲人业绩,一举成为直播带货女王。在董小姐成功晋级网红带货老司机的同时,格力也好事频传,5月12日,法院终于对始于2017年1月格力与老对手奥克斯的纠纷案进行判决,奥克斯被判赔偿格力4000万元。但大家对格力最为认可的是,面对一季度的惨淡营收,格力面不改色,逆势招聘5000名员工,成为疫情中难能可贵的良心企业;同时表示继续重视传统线下模式之时,加大线上新渠道投入;并计划在下半年给股东分红;一连续操作让董小姐再次成功圈粉。第三位-富士康:滑铁卢与换挡升级双轨并行在制造业,富士康是人尽皆知的代工之王,近年来积极全球布局,在美国、印度等地设置工厂,但一场疫情,美国工厂寒风凛冽,印度工厂也进入摇摆;更严重的是,受苹果砍单影响,位于中国大陆的多家富士康工厂频传裁员,劳务中介的非正式员工首当其冲;同时加班减少,也迫使不少员工主动离职。受此影响,富士康对中国大陆本土品牌的态度却在悄然改变,其老总郭台铭表示将全力支持国产品牌,剑指已投入比亚迪怀抱的华为订单。除了代工,富士康也在悄悄改变自己的传统生态,筹备已久的半导体项目终于有了最新进展,4月16日,总投资600亿元的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正式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5月13日,携手Hailo、Socionext正式推出新时代AI边缘计算图片处理解决方案,宣示富士康正不断推进自己的技术深度与广度布局。第二位-比亚迪:两面天使挣扎求生比亚迪是疫情期间,活跃度仅次于华为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推出的刀片电池引爆锂电新能源市场,电池江湖或将再起波澜,比亚迪有望借此重回王者之巅。一直以来,大而杂的内部组织架构让比亚迪备受行业诟病,全力生产口罩之余,王老板终于下手,一口气成立了5家“弗迪系”公司,并导入原有的汽车零配件相关产业链业务,“术业专攻”意图明显。比亚迪同时启动长沙IGBT工厂,为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注入了一剂强芯剂。而真正让比亚迪成为网红企业的是其转产口罩业务,从决定到生产,比亚迪仅用10天,进入5月,产能更是高达5000万只/天,全球最大口罩生产商就这么炼成了;但却一时脑热,掉进了美国设置的合同陷阱,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口罩被逼成了“大龄剩女”,何去何从尚未可知。口罩让比亚迪声名日盛,也却掩盖不了其恶魔天使的一面,一度因强制放假、假复工成为众矢之的,背后原因正是疫情下的业绩大幅下滑,极低的利润率,让比亚迪“仁慈”的天平偏向了向钱看,口罩业务已成为比亚迪上半年业绩能否同比增长的关键。第一位-华为:自古英雄多磨难华为5G傲视全球,面对种种不利的外部环境,华为全体员工高度拧成一股绳,集中全力解决困难,体现出非常强大的韧性,展示了中国科技企业发展求存的坚强一面。经过一年多筹备,华为新发布的P40手机中,美国元器件的痕迹已经微不足道;HMS也在加速突破谷歌封锁线;全球5G订单中,华为一举拿下最多的91个,同时成为中国5G建设的最大赢家……一切看似很美好,美国的封堵似乎正与华为渐行渐远,谁知等待华为的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风暴。5月15日,美国政府厚颜无耻地修改了管制规则,不要脸般宣布,全世界的公司只要使用到美国的设备和技术为华为供应产品,都需要获得美国的认证许可。这意味着华为此前去美国化的努力大打折扣,2013年的阿尔斯通事件再次重演,国人及产业界无不为华为的前途堪忧。作为被制裁的当事人,华为被迫发出“除了胜利,我们已无路可走!”的抗争誓言。小结企业百态,正是各个高科技企业在国难面前的抉择表现,他们以自己的形式,表达着对国难的关心与支援、对企业生存的焦虑与执着、对无理打压的抗争与奋起,也许期间出现了一些挫折,但整体来说,中国高科技企业与国共命运,与民同呼吸的情操没有变,始终支持中国经济整体向好发展。注: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5-23
2020
美国商务部于当地时间5月22日再次出手,以安全和人权为由,将中国33家高科技企业、研究机构、个人列入“实体清单”。这份名单中,不少企业为人工智能、云技术的实体机构,东方网力、云天励飞均位列其中,360曾因发现美国通过网络监控我国并上报国家,也由此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加上这次,美国自去年以来累计将我国147家企业列入其所谓的“实体清单”。以下为本次被美国非法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及组织名单:北京达闼科技达闼科技香港达闼科技Cloudminds Inc.北京云计算中心北京锦程环宇科贸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High Press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d Research成都精密光学工程研究中心Chengdu Fine Opt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中国九原贸易公司哈尔滨创越科技有限公司Harbin Chuangyue Technology Co.,Ltd.哈尔滨工程大学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哈尔滨蕴力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Harbin Yun Li Da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Ltd.精纳科技有限公司JCN(HK)Technology Co.Ltd.快急送物流(中国)有限公司K Logistics(China)LimitedKunhai(Yanjiao)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顶峰多尺度波音所Peac Institute of Multiscale Science奇虎三六零Qihoo 360 Technology Co.Ltd.奇虎三六零Qihoo 360 Technology CompanyShanghai Nova Instruments Co.,Ltd.四川鼎澄物资贸易公司Sichuan Dingcheng Material Trade Co.,Ltd.四川新天元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图斯克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砺剑天眼科技有限公司朱杰进,复旦大学副教授Zhu Jiejin中国公安部法医学研究所China's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s Institute of Forensic Science阿克苏华孚,拉拉股份有限公司Aksu Huafu Textiles Co.云从科技CloudWalk Technology烽火科技集团FiberHome Technologies Group and the subsidiary南京纤之家星空通信发展Nanjing FiberHome Starrysky CommunicationDevelopment东方网力NetPosa深网视界(东方网力子公司,人脸识别)SenseNets云天励飞Intellifusion
05-22
2020
5月21日消息,近日,全球分析师大会HAS 2020期间,华为面向全球发布《自动驾驶网络解决方案白皮书》,系统阐述未来网络架构、运维架构和其关键技术,通过网元、网络和云端的三层AI能力协同,使能网络走向极简超宽、运维迈向人机协同,为运营商和产业伙伴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参考。华为自动驾驶网络ADN目标架构华为公共开发部总裁鲁鸿驹表示:“未来十年是智能时代蓬勃发展的黄金十年,以5G、云、AI为核心代表的新技术将赋予联接智能升级的核心动能。华为呼吁业界同仁一同探索实践,通过数据与知识驱动,打造一张自动、自愈、自优的自治网络,抓住数字经济所赋予的新机遇。“白皮书指出,打造自动驾驶网络需做出两大转变:第一,从“以网元为中心”的碎片化建网模式,转变为“以业务为中心”的积木式的自治域建网模式。通过融合的“管理-控制-分析”实现单域自治和实时闭环,平衡域内创新和域间协同的成本与速度;第二,产业携手定义跨域开放协同的目标架构和可编程的API标准,大幅简化跨域业务协同和保障的复杂性,降低研运成本和风险,简化集成敏捷商业,降低整个产业的协作成本。同时,白皮书建议以L4级(高度自动驾驶网络)作为未来架构的阶段性目标,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一、网络知识和专家知识数字化,从被动的人工运维走向预测性的智能运维;二、极简架构的网络基础设施,网元走向智能化;三、分层的单域自治和跨域协同,网络走向在线实时闭环;四、统一的云端AI训练、知识管理和运维设计平台,支持电信网络迭代演进。白皮书呼吁业界要实现自动驾驶网络的宏伟目标,需要产业各方达成共识,按照开发一代、研究一代、探索一代的方式共同制定统一标准和分级评估体系,形成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共同助力产业智能升级和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注: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5-21
2020
5月19日消息据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消息,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发布《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产业核心产值为1166亿元,在总产值中占比为33.8%。据了解,2019年,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此外,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6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3.72亿台。目前,含智能手机在内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7亿台/套。作为硬件的基础功能支持,北斗的未来市场很广阔,其中包括智能移动设备、网联汽车、可穿戴和IoT设备等,但是没有过硬的技术、足够低的成本和强大的生态,北斗是无法轻松打入民用市场的。不过此次白皮书显示,在民用市场北斗开始逐步渗透并有了收获。据悉,目前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6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3.72亿台,含智能手机在内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7亿台/套。其中,国外主流芯片厂推出的芯片已经兼容北斗,而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申请入网的400余款手机,其中支持北斗定位的近300款。在网联汽车的布局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认为,随着北斗三号星基增强系统的应用和普及,北斗可以"千里眼"作用,全面应用到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场景中。而在可穿戴设备上,北斗定位高精度市场。据悉,它推出的方案可以大幅提升可穿戴设备的定位精度和定位可靠性,结合5G实现亚米级定位。未来将广泛应用于高精度儿童手表、老人手环、宠物追踪器、对讲机、手机等设备中。注: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5-21
2020
北京时间5月21日消息,三星电子周四表示,公司的第六条国内芯片代工生产线已经动工,将生产逻辑芯片。三星此举旨在降低对于不稳定的存储芯片领域的依赖。三星目前正在芯片代工领域挑战更强大的对手台积电,争夺高通公司等客户的订单。该生产线位于韩国平泽市,将使用极紫外光刻(EUV)技术生产先进的5纳米芯片,已在本月稍早时候动工,计划从明年下半年开始生产。据悉,新的产线已经与本月初开始建设,预计将于2021年下半年全面投入生产。三星的目标是在包括5G,高性能计算(HPC)和人工智能(AI)在内的众多当前和下一代应用中扩展最新工艺技术应用。三星电子总裁兼代工业务负责人ESJung博士说:“新的生产线将扩大三星在5nm以下制程的制造能力,并使我们能够迅速满足客户基于EUV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外,我们仍然致力于通过积极的投资和人才招聘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将使我们能够继续开拓新的领域,同时推动三星代工业务的强劲增长。”在2019年初首次批量生产基于EUV技术的7nm制程工艺之后,三星最近在韩国华城增加了一条新的EUV专用生产线,以扩展其晶圆代工网络。随着新的平泽工厂于2021年全面投入运营,三星基于EUV技术的晶圆代工产能预计将大幅增加。三星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华城工厂开始批量生产5nmEUV工艺。截至目前,加上平泽工厂,三星在韩国和美国总共拥有7条晶圆代工生产线,其中包括6条12英寸生产线和1条8英寸生产线。注: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5-21
2020
脉冲持续时间在飞秒和皮秒范围内的超快激光器目前在许多工业制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激光在高质量、“冷加工”中的价值,再加上激光技术、工艺开发、光束处理和交付方面的进步,为众多先进的科学和工业应用打开了大门。现在,使用锥形双包层光纤(T-DCF)放大器的最新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空间效率格式且具有出色光束特性的高功率发展前景,最显着的是,其生产成本仅比普通光纤高。这意味着这些超快激光器的每瓦成本日益重要,可以通过提高处理速度和精度获得快速的投资回报。过去十年中,通过使用包层泵浦光纤架构(例如NKT Photonics aeroGAIN-ROD1),稀土掺杂光纤源的输出功率急剧上升,导致了一系列具有卓越性能的光纤设备光束质量,总体效率以及工作波长和辐射格式的灵活性方面的性能。尽管使用Amphos InnoSlab技术等新配置也使固态高功率超快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固态增益材料的高成本和热管理方面的挑战仍可能对其广泛采用构成重大障碍。欧盟委员会(EC)资助了PULSE项目,以支持具有竞争力的技术的开发,这些技术可实现更快,更精确和非热的激光制造。Ampliconyx Oy和包括菲亚特·克莱斯勒在内的欧洲合作伙伴联盟现在正在开发一种T-DCF激光器,该激光器可提供高达2.5 kW的功率,脉冲持续时间短至100 fs,重复频率高达1GHz。完整的激光处理系统将使用多边形扫描仪技术和光纤集成光学器件,以高达1.5 km/s的扫描速度处理大功率超短脉冲,从而提供最小10μm的光斑。大功率超快光纤激光器的兴起超快脉冲激光器已经呈指数增长,已申请专利的数量从每年约100到500增加了五倍。飞秒激光加工使许多先进的利基应用受益,包括在光子学,微电子学,MEMS和许多其他市场。光纤激光器,固态激光器和磁盘激光器是产生高平均功率的最有希望的候选者。与固态和盘形激光器相比,光纤激光器的突出特点是结构紧凑,坚固耐用,效率高,易于热管理以及光束质量可靠。显着降低的生产和维护成本也使基于光纤的方法对于皮秒和飞秒高重复频率千瓦级激光器的开发非常有吸引力。当今高平均功率光纤激光器一般采用啁啾脉冲放大(CPA)技术,但是,在基于升压光纤的放大器中,即使对于高度扩展的脉冲,光峰值强度也会变得非常高,从而产生有害的非线性脉冲失真,甚至会破坏增益介质或其他光学元件。此外,在脉冲高功率系统中,经常会出现其他非线性效应,例如自相位调制,受激拉曼散射(SRS),模式不稳定性以及较差的输出光束质量,从而限制了它们的性能。解决脉冲信号放大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增大光纤的纤芯直径。开发了具有大模态面积的特殊活性纤维,以增加活性纤维的表面积与活性体积之比,从而改善散热并提高非线性效应的阈值,从而实现功率缩放。最先进的基于高功率光纤的技术已经在单个脉冲放大通道2中达到了>1 kW,并为未来的超短多千瓦级光纤激光器系统奠定了基础。已经开发出几种具有大有效模式面积(LMA)的有源光纤,以实现高功率缩放。它们是具有低孔径纤芯,微结构杆状纤维,螺旋纤芯或手性耦合纤芯纤维和T-DCF的著名LMA纤维。用这些低孔径技术获得的模场直径(MFD)通常不超过20–30μm。微结构棒状纤维具有高达65μm的更大的MFD,并且性能良好。最近,包含大间距光纤(LPF)的飞秒主振荡器功率放大器(MOPA)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2.2 mJ脉冲能量。然而,LPF的制造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技术处理,例如对纤维预成型件的精密钻孔,从而导致更高的生产成本。这些纤维对弯曲也非常敏感,这意味着要获得足够的坚固性可能会很困难,而且使用LPF很难设想合理的生产成本。克服光纤激光功率缩放中的非线性影响T-DCF是基于大功率光纤的CPA系统的有希望的替代方案之一,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非线性影响,同时通过将其替换为单级来简化正常的多级放大链。T-DCF是使用特殊的光纤拉制工艺形成的双包层光纤,其中控制温度和拉力以沿着光纤的长度形成锥度,通过使用预包层的光纤预型件,纤芯以及内包层和内包层的直径和厚度均沿光纤的全长变化。形成锥形几何形状的双包层光纤的结果是引入细端的光在宽纤芯中传播,而不改变模式含量。众所周知,依次增加多个系列的圆柱形光纤放大器的直径通常会增加不必要的非线性效应的阈值,T-DCF设计在单根光纤中融合了这一优势,结果,光放大通过提高非线性效应(包括布里渊和拉曼散射)的刺激阈值来保持出色的光束质量。由于其特定的几何形状,T-DCF技术可用于直接放大宽范围的脉冲信号:从短(数十皮秒)到长(高达数百纳秒)和从窄(几十皮秒)皮米(几米)到宽线宽(几十纳米)。根据研究,使用具有0.11数值孔径(NA)的最大端芯直径达200μm的锥形光纤,记录了峰值功率和能量放大水平,并记录了具有300μJ能量且无非线性失真的60ps脉冲。光纤的双包层结构意味着其纤芯可以以比仅在纤芯中传播的功率更高的功率被泵浦,与具有类似水平的活性离子掺杂的圆柱形光纤相比,在锥形光纤中每单位长度的泵浦光的吸收和转换更高,这是由于改进的包层模式混合以及由于包层更厚而在锥的较厚端具有更高的吸收,这也意味着,稀土离子掺杂剂可以有效地集中在T-DCF的宽端,因为几何形状将其存在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T-DCF生产简单,组装紧凑T-DCF的最大优势之一是生产简单。特殊大功率纤维(微结构棒状纤维,3C或LCF)的预成型件生产涉及复杂的技术和严格的结构要求,相比之下,T-DCF是使用标准纤维预制棒制成的。简单的生产技术会在牵拉过程中改变拉伸速度,从而导致纤维直径沿其长度变化,T-DCF的生产几乎与常规活性纤维的生产一样简单。T-DCF光纤的直径可以缩小到35 cm,这使得高功率放大器封装非常紧凑,而性能却不会下降。注: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